圈子

肺癌相关研究进展一览

海堰 发布于2017/9/11 7:36:13 0 9555

本期谷君为大家带来的是肺癌的病理学机制与治疗方法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 Med:肺癌与黑色素瘤的遗传耐受性机制

DOI: 10.1038/nm.4369

最近,来自莫纳什大学以及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的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些类型的癌症(主要是肺癌与黑色素瘤)能够对靶向疗法快速产生耐受性的内在机制。

该研究的作者是来自莫纳什大学医学院的Luciano Martelotto博士以及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的Yaohua Xue,他们通过单细胞DNA测序的手段检测了肺癌与黑色素瘤的遗传特征。

肺癌与黑色素瘤是最难以治疗的癌症类型,主要原因是其能够快速产生突变,从而对靶向治疗产生耐受性。在最近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们利用患者来源的癌细胞建立小鼠肿瘤模型,建立了癌症的治疗耐受性假说-"适性阈值假说",该假说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癌症会对治疗产生耐受性,以及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我们首次证明了实体瘤,例如黑色素瘤以及肺癌等,能够在治疗之后快速复发,以及产生多样化的遗传突变。这些遗传多样性的产生导致癌细胞适应了原有的疗法并变得更加耐受",Martelotto博士说道。

这一名为"适性阈值"的模型将连接了特定的药物治疗与癌细胞定向的遗传突变与选择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帮助癌症专家以及患者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因此,这一假说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工作表明,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在较低剂量的条件下对于癌症具有更佳的效果。"

2. 肺癌检测不仅能够省钱,还能救命

根据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肺癌检测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还能够帮助鉴定出患有其它吸烟相关症状的高危人群。

该文章的作者认为,通过结合CT扫描检测、多种手段控制吸烟的行为以及对非癌性心脏或肺脏疾病进行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检测的成本。

肺癌影响了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家庭,而且治疗的成本变得越来越昂贵。由于公共健康护理系统也难以提供如此昂贵的费用,因此早期的检测与预防性治疗变得十分重要。这一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靶向高危人群以及对非癌性症状(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进行专项检测,能够大幅降低大规模肺癌检测项目的成本。

Cressman等人分析了来自于两类主要的临床筛查试验的患者样本,并建立了经济学模型用于模拟这一现象:加入对高危人群的专项筛查。作者分析了这一条件的引入是否会对整个筛查项目的成本产生影响。其中,在未来六年之内患肺癌的风险高于2%的人群被认为是高危人群。

研究结果显示,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能够降低必要筛查人群80%的水平。同时,该项筛查的成本为20724加元,远低于市场上的100000加元的水平。此外,进行整体的筛查还能够提高大众的健康水平。因此,作者认为结合这种优化后的CT筛查检测手段与控制吸烟、管理心血管疾病等手段,能够最终降低肺癌筛查的成本,促进人们的健康。

3. Acta Neuropathol:科学家鉴别出肺癌患者癌症脑转移的新型调节性基因

doi: 10.1007/s00401-017-1757-z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cta Neuropathologica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名为SPOCK1和 TWIST2的基因或是肺癌患者机体癌症脑转移的新型调节子。

研究者Mohini Singh说道,癌症脑部转移是一种次级脑瘤,也就意味着其是由逃离原发性肿瘤位点的癌细胞迁移到大脑所引发,比如肺癌、乳腺癌或黑色素瘤等。本文中研究者开始着手研究能够调节开启癌症脑部转移细胞的基因,这些细胞研究者称之为脑转移启动细胞(BMICs),换句话说,研究者想通过研究寻找哪些基因能够向肺部的BMICs发送信号来使其离开肺部组织进入血液中,并且躲避血脑屏障在大脑中形成肿瘤。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来自发生脑部转移的肺癌患者的样本进行研究,研究者首先对这些样本进行培养来富集BMICs,随后将其注射到小鼠的肺部、心脏和大脑中,接下来研究人员就开始对癌细胞发生脑部转移进行研究。Sheila Singh表示,如果我们对一组发生脑部转移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时,这些患者的原发性肺癌组织中或许都含有上述两个基因(SPOCK1和 TWIST2),没有发生脑部转移的患者或许在原发性肺癌组织并不会含有这两个基因。

脑部转移是成年人最常见的脑瘤,也是引发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最后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我们鉴别出了能够促进癌症转移的基因,随后我们就能够确定一种预测性的模型,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利用可能性的疗法来阻断这些调节性的基因,进而就有可能抑制癌症发生脑部转移。

4. Cancer Cell:重大进展!新型血液活检技术可通过读取血小板信息来快速检测肺癌

DOI: 10.1016/j.ccell.2017.07.004

最近,来自荷兰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设计了一种进行液体活检的不同方法,相比寻找血液中癌细胞DNA或其它生物标志物的证据而言,这种名为thromboSeq的新型检测手段能够通过检测被血液中循环血小板所吸收的肿瘤RNA来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诊断,而且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能够达到90%,非小细胞肺癌占到了大部分的肺癌患者病例,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

文章第一作者Myron Best表示,基于液体活检的癌症检测技术的目的就是在疾病早期一次性对所有癌症进行诊断,也就是一体化的检测手段;而thromboSeq技术不仅能够提供对肺癌的诊断,还还能够潜在对任何一种癌症类型进行诊断,同时还能对不同的肿瘤类型进行分层分析。血小板是血液中形成血凝应对损伤寿命较短的血细胞,然而血小板同时还会对一系列炎性事件和癌症产生反应,由于血小板自身并不具有细胞核,因此血小板中的所有RNA都来自于巨核细胞或在循环血液中所吸收的RNA;相比肿瘤患者机体中的血小板而言,无癌患者机体中的血小板通常含有不同类型的RNA。

文章中,研究人员对700多名个体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包括被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癌症早期患者以及未患癌症的个体,对照组人群中含有患多发性硬化症、慢性胰腺炎和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这样设计的原因是研究人员想通过研究确定这种新算法能够对癌症特异性的RNA进行筛选。研究者表示,thromboSeq算法对血小板中大约5000种不同的RNA分子进行扫描筛选,同时不断对一系列RNA基因进行优化来指示癌变肿瘤的存在,随后研究人员对血液样本进行了筛选测试来观察这种新型技术在诊断癌症上的准确性。

研究人员进行分析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动物的群体行为,鸟类、昆虫和鱼类都能够根据特定的目的来优化自身的数量,要么躲避捕食者,要么寻找食物,研究者Best说道,鸟类能够调节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来增加其群体聚集的覆盖率,因此我们将这种自然现象应用到了我们所开发的算法中,对血小板中复杂的全套RNA进行分析。

thromboSeq技术诊断早期癌症的准确率能够达到81%,诊断晚期癌症的准确率能够达到88%,在一个与年龄、吸烟状况、血液保存时间匹配的验证控制组中研究者发现,该技术的检测准确率能够达到91%,研究人员认为该技术能够足以进行临床试验了。最后Best说道,尽管被肿瘤教育的血小板血液检测技术无法提供准确的预测结果,但其却能够补充可替代的活组织检查的生物源,比如细胞游离DNA、胞外囊泡、循环蛋白质、循环肿瘤细胞以及诸如CT扫描等成像模式。

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来对这种新算法进行优化,对更多样本和疑似肺癌患者进行更多检测;研究者的目的就是深入理解在癌症存在时血小板如何被"教化"的生物学机制。

5. Cancer Res:治疗恶性肺癌的新策略

最近,来自Norton Thoracic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针对特定类型恶性肺癌的疗法,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Cancer Research》杂志上。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来自Norton Thoracic研究所的Timothy Whitsett博士。

这项研究发现,对于一些携带特定肿瘤细胞基因组突变的的肺癌患者来说,该新型药物的临床试验疗效显著。KRAS以及LKB1是十分常见的肺腺细胞瘤相关突变类型,携带上述突变的肺癌患者往往致死率较高、诊断准确度较低以及治疗难度较大。"在这一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特定类型的晚期肺癌患者来说,在其它合理治疗手段都用尽之后,我们的这一新型的药物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效果",Whitsett博士说道。

Norton Thoracic的总部位于圣约瑟夫数字健康医院,它是美国境内肺脏移植手术方面最繁忙的医院。此外,Norton Thoracic研究所对于肺部疾病的评估、诊断以及治疗也十分专业。

Inge博士称:"我们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为下一步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线索,从而进一步优化未来的临床试验的设计"。Whitsett博士等人对一种叫做AZD1775的WEE1激酶抑制剂进行了体内试验,他们所采用的动物模型类似于人类某种类型的肺癌。

最终,该研究的目标在于鉴定出对该药物有阳性反应的患者群体的特征,进而便于医生们进一步优化未来临床试验的设计。

6. 维生素B摄入过量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长期性地、大剂量地服用维生素B6以及B12会导致男性患肺癌的几率上升两倍到四倍。其中,对于有着吸烟史的男性来说,过量地服用维生素B6超过10年的时间会导致其患肺癌的几率上升3倍之多,而过量服用维生素B12则会导致其患肺癌的几率上升4倍。

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癌症综合研究中心、Arthur G. James癌症医院、Richard J. Solove研究所以及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流行病学家是这一研究的主要作者,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分析了77000名志愿者的维生素摄入情况以及平时的生活习惯。所有的参与者年龄位于50-76岁之间。研究者们调查了这些参与者过去十年间维生素B的摄入情况。通过排除其它一些因素的干扰(例如年龄、种族、教育水平、体型、饮酒习惯、疾病史与药物史等等),作者发现人们患肺癌的风险与平时摄入维生素B的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我们的数据表明长期性地,大剂量地摄入维生素B6与B12会导致肺癌发生风险的升高,这一相关性在有着吸烟习惯的男性群体中更为普遍。因此,这一结果十分值得后续研究"。

此外,还有两项相关性的研究正在进行:其中一项研究将重点检测维生素B6与B12对于女性群体患肺癌的影响,另外一项研究则试图在更大规模的样本中验证上述结论。

下载肺癌帮,参与病友讨论
400-107-6696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438号